公司动态

智能稀土 产业与资本经营“两手抓”

2005-05-17

四川智能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智能稀土)的股东们可算赶上了好时光。记者从日前该公司召开的2004年度股东大会上获悉,由于稀土精矿的一路走俏,去年该公司经营业绩不菲,股东们都领到了“大红包”;同时,该公司筹划在美国上市也有了实质性进展。
成功实现产业转型
智能稀土股份公司是一家从事稀土矿产品、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开发的企业。公司在凉山州德昌县自主投资勘测,拥有储量居世界同类稀土矿前列的德昌大陆槽氟碳铈轻稀土矿山一座,保守估计其储量也在360万吨以上,平均稀土品位为5%左右,最高品位为17.68%,具有品位高、易开采、杂质含量低等特点。但过去该公司只限于对稀土矿产的初级开发,使该矿产资源的投资价值未能获得充分挖掘。因此,公司董事会在去年初作出决定,将由原来的单纯对稀土矿的初级开发转变为对稀土矿产品及稀土永磁材料的开采、加工和销售等多层次开发,目前已形成了“稀土矿产——混合稀土金属——高纯单一稀土原料——高技术含量稀土永磁材料——终端应用”的产业链,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
智能稀土高层人士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要进行产业转型,是因为稀土资源的稀缺性和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双重需要。稀土在全球范围内都属稀缺资源,只有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和前苏联等国家拥有,而中国又占据了80.32%的份额,除了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外,就只有四川凉山稀土矿了,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有限的稀土资源,一方面造福社会,造福人类,另一方面进行深度开发,提升投资收益水平,就是智能稀土公司面临的课题。
其次从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角度考察,既然稀土矿资源极其有限,智能稀土公司开采稀土矿就更应该以稀土矿为核心,开发其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使其投资价值更大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经营业绩更上层搂
智能稀土股份公司提交给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2004年度财务决算方案显示,2004年公司主营业务全为稀土精矿的产品销售收入,全年销售业绩为3880多万元,比上一年增长近5%;净利润为1108.69%,比上一年增加5.14%;实现了销售和利润双增长,且净利润增长幅度高于销售增长幅度。
由于经营业绩的提高,使2004年度的利润分配预案也更如人意。按公司总股本4000万股计算,每股收益为0.277元。根据(公司章程)规定,将提取当年净利润10%的法定盈余公积金110.869万元;同时提取当年净利润5%的法定公益金55.4345万元。因此,2004年度的利润分配为每10股1.25元(含税),以现金形式派发,比上一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1.12元(含税)增长了11.61%。
智能稀土股份公司董事会分析其2004年度经营业绩增长的原因时说,2004年国内稀土精矿价格上涨较多,公司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狠抓生产,提高产能,确保了稀土资源的供应。
衡量一家企业的经营业绩除了考察其给股东的回报外,还需考察资产增值情况。记者从该公司获悉,经四川恒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资产负债情况表明,该公司2004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为13733.20万元,比年初增加了660.7万元,增幅达5.05%;每股净资产达3.43元,净资产收益率3.64%,比上一年度上升了0.37个百分点。同时,资产负债率为31%,比年初下降了1.6个百分点。这表明该公司生产经营稳健,偿债能力较强。
资本运作有序进行
智能稀土股份公司并不仅仅满足于坐拥稀土资源而进行产业经营,其目标是通过做大做强实业和凭借资源优势在海外资本市场经风雨见世面,做国内美国上市矿业第一股。为此,该公司已于去年12月26日与美国创世纪技术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性协议,向进军海外资本市场迈出了第一步。
按照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将以“双向收购”方式进行运作,美国创世纪技术集团投资100万美元收购四川智能稀土科技股份公司20%的法人股份;同时,美国创世纪技术集团在北美资本市场将通过借壳上市的途径,使智能稀土公司筹集800—1000万元美金;双方还将力争从海外其他战略投资者手中引资500万美元,共同成立一家公司来运作“千吨级稀土钕铁镧永磁材料产业化项目”。
据智能稀土股份公司高层介绍,目前,美国创世纪技术集团已派员对智能稀土公司及其在凉山州的生产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其结果令人满意;同时,尽职调查也已完成。在凉山州的生产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其结果令人满意。同时,尽职调查也已完成。
另悉,为了改善公司股权结构,稳步推进公司在美国上市的进程,应美国创世纪技术集团的要求,智能稀土股份公司原控股股东四川金龙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所持公司的2398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9.95%),
转让给成都市广地绿色工程开发有限贵任公司,此项股权变动已获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