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稀土 纵深打造精品产业链
2006-04-03
阳春三月,四川智能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稀土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当该公司董事长刘国辉与四川省夹江县县长罗新礼双双在合作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大名时,即标志着年产1000吨高性能稀上永磁体建设项目正式落户夹江。这将成为四川智能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稀土产业链、铺就诲外上市之路的重要标志之一。
携手港资向稀土深加工进军
目前落户夹江县甘江镇的年产1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体建设项目占地200亩,其中前期征地98亩,项目建设为期1年半,计划于今年9月开始土建工程,2007年9月投入试生产。整个项目将建设4条高性能水磁体产品生产线,形成年产烧结钕铁绷磁体、粘结钕铁硼磁体等高性能稀土永磁体产品1000吨的生产能力,项目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超过4亿元,上缴税金3000多万元。
如此规模的销售收入和税收贡献,自然令夹江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记者在一份由夹江县人民政府和四川智能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双方签字的《项目投资协议书》中发现了这样的表
述:“甲方(即夹江县政府)对乙方(即四川智能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和欢迎,并为该项目组建专门的协调小组”,“乙方的投资项目将享受夹江县招商引资的有关优惠政策”。
”该项目总投资将达1.8亿元人民币”。四川智能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沙力之告诉记者,其资金将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香港嘉禾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入部分资金;二是自筹部分资金;三是待公司上市后募集部分资金。
相关资料显示:香港嘉禾集团公司始创于2000年,是经香港政府注册成立的私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4860万港元。2002年调整股东结构、资产重组后,由香港总商会余文东先生控股,已形成跨行业、多元化的投资集团。公司先后投资了香港新世界中心、葵涌货柜码头、尖沙嘴东部海滨花园等,并与盈科数码、五洲证券、新鸿基强强联手,成为香港投资基金的重要成员之一。据悉,香港嘉禾集团在对西部地区的投资中,着重选择拥有资源优势、低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因此,稀土产业自然成为了它的投资首选项目。
技改大手笔打造稀土精品
四川智能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向稀土深加工产业进军的同时,也不忘提升稀土初级产品的品味,因此将斥资1500万元,对地处凉山州德昌县大陆槽氟碳铈轻稀土矿项目进行技术改造,同时增加一条生产线。
据悉,该稀土矿矿体面积700多亩,保守估计稀土储量360万吨,这个稀土地质带不仅是国内而且也是世界上仅次于我国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稀土矿的第二大地质带。露天开采,成本低,稀土品位高,公司采选厂采用国际先进的技术流程,无化学污染。而进行技术改造后,将进一步提高稀土矿品位,打造稀上矿精品,同时,增加1条生产线后,可以提升生产能力。
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智能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之所以愿投巨资打造稀土矿产业链,一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市场的垄断性。稀土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中国稀土资源占有量已达全球的80.32%,而中国境内仅有内蒙古包头和四川凉山州拥有。
二是因为开采的科学性决定了投资价值的最大性。通过以设备更新为内容的技术改造,将使稀土品位提高,附加值增加,从而提升投资回报水平。
三是因为产业的延续性决定了产业链的关联性。此次投资1.8亿在夹江打造年产1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体建设项目,将进一步完善“稀土矿产——混合稀土金属——高纯单—稀土材料——高技术含量稀土——终端应用产品”产业链。
四是因为市场的广阔性决定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稀土是生产永磁材料的原料,而永磁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IT、机床及医疗设备等行业。据预测,到2010年时全球仅稀土钕铁硼需求量将达4万吨以上。
五是因为政策的倾斜性决定了投资的可行性。四川已将稀土产业作为了支柱产业,将在税收信贷及相关企业的上市安排上予以大力扶持。
可持续发展助推海外上市
沙力之总裁说,四川智能稀土的以上“动作”,既是自身为了做大做强做久稀土产业的需要,也是应美国创世纪技术集团的要求。据悉,该公司正抓紧进行在美国上市的准备工作。
美国创世纪技术集团之所以愿与智能稀土股份公司联姻,就是看好稀土产业亮丽的市场前景和公司业绩的持续提升。记者从经审计的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表中获悉,2005年主营业务收入又比上一年增加7.15%,主营业务利润又比上一年增加9.11%,净利润12,737,866.74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650961元,增加14.89%,每股收益0.318元,比上一年增加0.041元/股。
据悉,公司将在2006年5月16日召开的2005年度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公司2005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将2005年度利润全部转为再投资。其投资项目就是上述提及的年产1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体建设项目和公司稀土矿山技改及增加生产线项目,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为在海外上市增添后劲。
[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