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星宇:软件业中露峥嵘
2003-08-11
成都星宇软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虽然是一家刚改制完毕的股份制企业,但向资本市场冲刺的势头却不小。日前,记者采访该公司后获悉,该公司正准备进入上市辅导期。而这一切又得力于该公司在电力系统应用软件上的成功开发。
增加投资主体,实现多元化
成都星宇软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于1998年8月在成都高新区注册成立的成都星宇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当时的注册资本只有300万元人民币。由于一开始就将投资领域准确地定位于电力系统应用软件,因
此,公司发展势头十分迅猛。2001年3月,该公司便成功地实现了增资扩股,资本金由300万元扩大到了3000万元人民币。
据该公司副总经理贺经炜先生介绍,他们在实践中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企业要发展壮大,除了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点为支撑外,还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以(公司法)为准则,规范企业的运作行为。
因此,今年4月份该公司又提出了企业改制申请,现经四川省经贸委批准,将原来的成都星宇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为今天的成都星宇软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该公司虽然目前的总股本只有3600万元,但涉及的投资主体多达16个法人和1个自然入,其中,广西南宁亿达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其第一大股东,处于相对控股地位。不过,由于股权分散,即使第一大股东,也只拥有19%的股份。该公司有关人士对此认为,这样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克服“一股独大”带来的种种弊端,能使企业真正按股份公司的运作规则来进行运作。
找准市场座标,做精软件业
据了解,成都星宇软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从事的软件开发,主要定位于公用事业如供电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硬件及系统集成。经过市场上的几番拼搏,而今的星宇软件在风起云涌的软件市场上已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该公司贺经炜副总经理自豪地表述着上述成果。
据悉,成都星宇认准电力行业应用软件,也并非毫无根据地赶“时髦”、炒“概念”,而是从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前景出发而作出的。该公司有关人士介绍说,早在1998年成都星宇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他们就掌握了电力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技术,不过,那时还无法大规模开发,但正是拥有和储备了这—技术,才有了成都星宇软件的今天。
对上述说法,记者从有关方面获得了求证:2000年5月,星宇公司第一台远动终端RTU在四川达州热电厂正式投运;2001年2月,该公司研发的第一套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广西柳江电力公司正式投运……据该公
司称,几年来,已有数十套VQC、RTU和XYQC装置、数十套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全国各地投入运行。
“公司除了电力系统应用软件开发外,还涉足了什么产业?”面对记者的提问,该公司有关人士回答说,他们的指导思想是,星宇软件公司作为一家历史不长,投资实力较小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最重要的是在软件产业链上的某一个环节做精,做得比人家更好,而不在于盲目投资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对于这一点,贺经炜副总经理坦言,星宇公司过去也有过这样的教训。
对于电力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前景,该公司表示十分乐观。其理由为,目前我国电力事业正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仅四川省内水电站目前就达上百个;再加上“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这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对电力系统应用软件的需求量将大为增加。按每一个电站配备一个软件计算,仅四川就达数千万元的商机。而电站使用这些软件后,将大力提升其管理水平,可使成本下降3%以上。
志在资本市场,做大软件业
说到上市融资问题,该公司管理层向记者坦言,星宇软件业要做大,要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必须要有大手笔的投入,但仅靠自身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上市融资。据悉,该公司的上市辅导将由广发证券公司进行。将以(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准则,规范其行为,为上市作准备。
上市得以经营业绩“说话”。星宇软件股份公司的业绩三年上了三个台阶:2001年实现销售860万元;2002年实现销售2100万元,利润360万元;今年计划销售4000万元,由于受“非典”的影响,上半年只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但目前拓展市场的工作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完成全年4000万元的销售任务已不成问题,从而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资产的保值增值夯实基础。
据介绍,星宇软件目前的产品主要销往华东、华南地区,而包括四川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尚未进行开发。但随着电力体制的进一步改革,电力资源供求矛盾的缓解,电力市场竞争将加剧,能提高电能质量,降低供电成本的星宇软件将在西部地区同样大有可为,相应地将加大对星宇软件的投资。这需要多方融资,而上市则将成为其主要融资途径,使星宇软件股份公司获得可持续发展。为此,星宇软件公司正在努力。
[金融投资报]